咏怀相关论文
关于咏史诗,学界已多有论及,但主要集中于唐代,其它断代性的探讨则较少受到关注。本文拟从“史传”及“抒怀”两种咏史诗体式入手展开......
阮籍《咏怀》历来被认为是“厥旨渊放,归趣难求”,这些乱世中对世事无常,生命短促所发出的感叹,在形成其独特艺术魅力的同时,也赋予了传......
杜甫的叙事抒情长篇《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是诗人旅食京华十年中遭遇、思想以及创作活动的全面总结。本文在前人接受批评的基......
期刊
由于史料匮乏,左思《咏史》八首的创作年代存有争议。因“题云咏史。其实乃咏怀也”,故从《咏史》文本本身寻找创作年代的线索不失......
本文从乐段、乐句、和声功能、节奏音型及旋律起伏等方面进行曲式分析,并对歌曲与歌词巧妙结合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加以分析,重点剖析了......
《裂谷诗抄》系一本古体诗词集(这里的"古体"是针对现代白话体诗而言).笔者对古体诗词研读不多,且深知写作之难,因而很少评论.蒙栾......
丁日昌《百兰山馆诗》中的咏怀诗具有抒豪情、吟羁怀、思归隐三个方面的内涵,具有真挚、清爽的艺术特色。......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无眠的诗人最是能体会夜的漫长。一张素琴,有月,有风,是否可以度过这孤寂的不眠之夜呢?身着一袭轻柔白衣的......
清初山左隐逸诗人徐夜一生“不爱窃论爱吟诗”,执着不渝的苦吟得到了清人一致的高度评价;徐夜的侠诗挣脱了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束缚,力......
摘要:《九歌》包罗万象,对其性质的把握是解开《九歌》之谜的第一把钥匙。简要梳理《九歌》起源,对历史上有关《九歌》性质研究的争论......
针对《咏怀》所表现出来的“旨邈意远”的特点,采用文献印证的方法,剖析其主题的难测、手法的隐秘、境界的旷远,得出《咏怀》“旨......
就史达祖、高观国的词作了比较,认为二人的咏物词旗鼓相当,咏怀词高观国比史达祖略输一筹,恋情词高远不如史。其词都重视句法,并趋于苦......
从《楚辞·远游》以来,游仙诗中总会有"列仙之趣",同时也寄寓着作者某种现实的感情.郭璞《游仙》诗也并不例外,但他其实并不相......
左思秉具雄才远志而一生沉沦下位,胸中自然郁积一股不平之气。诗歌咏古人而己之性情俱见,社会环境带来的压力,在诗尽情释放。这种......
亡国咏怀诗自古以来乃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文化视域及独特情感载体,诗人们大多沉湎于哀时的情绪中,并以其特殊的敏感,沉重的感叹,体物......
咏史诗源起于周代,正式出现于东汉,魏晋时已蔚为可观,唐时繁荣发展。咏史诗题咏古人事迹,以抒发对现实的感喟,故其所写不出“古”“今”......
本论文主要是分析左思咏史诗的第二首《郁郁涧底松》。左思的咏史诗历来是诗论家们称道的经典之作,而咏史诗中第二首的《郁郁涧底......
在杜甫的题画山水诗中,我们可以窥探到他对诗歌艺术及绘画艺术的重要见解,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杜甫注重神韵,崇尚形神兼备之美,......
阮籍《咏怀》诗的"归趣"历来被人认为费解。通过联系时代背景和解读文本,可看出《咏怀》诗曲折隐晦地表达了阮籍对世事的忧愤、对......
因朱彝尊、厉鹗等词人在其大部分咏物词中不用比兴寄托手法,忽略社会政治情怀的抒发,遂使清代众多咏物词缺乏比兴寄托精神,故遭到......